在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领域,通过开展跨频带岩石物理研究,指导地震地质工程的一体化。
1. 在实验室测量有机质干酪根的弹性模量,系统的研究影响有机质泥页岩弹性性质的主控因素,揭示不同成熟度有机质泥页岩的微观岩石物理性质和地震岩石物理响应机理;
2. 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模型研究建立非常规泥页岩地震各向异性与有机质含量、排烃裂缝、粘土含量的映射关系,并对 Thomsen 各向异性参数 delta 的预测给出有效约束,对非常规有机质泥页岩储层各向异性的速度建模、地震成像和叠前 AVO 反演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3. 在实验室刻画有机质泥页岩的弹性频散特征,并对其频散机理与有机质含量、粘土含量、成熟度、地球化学指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建立地球物理到地球化学性质的映射关系;
4. 致力于有机质泥页岩动静态弹性模量、脆性指标、可压裂性与多孔岩石物理特征的研究,并细究其对非常规泥页岩储层的可钻性的影响,并首次以压裂物理过程的能量守恒为基础,提出压裂效果驱动的可压裂性指数;
5. 从有机质页岩成熟演化的物理过程出发,研究针对有机质泥页岩不同成熟状态分别建立各自的岩石物理模型来刻画其弹性和各向异性特征,这些模型的建立位非常规页岩油气储层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建立、叠前地震数据的定量解释、储层评价关键物理参数预测奠定了基础;
6. 以非常规有机质页岩地震岩石物理响应特征和规律为约束,提出了基于叠前地震数据的“模型驱动(AVO 反演)+数据驱动(机器学习)” 双引擎驱动的非常规有机质页岩储层关键评价参数地震刻画。